如何评价《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懿?

2024-05-05 07:43

1. 如何评价《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懿?

    看了这部剧,觉得司马懿是个忠义两全,又有才能的人。以军事而言,攘外有讨东北百年大患、阻西南诸葛北伐、退东吴两次入侵;安内有盈旬擒孟达、平定王凌叛变(再加上毌丘俭及诸葛诞合称淮南三叛,三次叛变皆被司马家所平定,不过那是后来司马师以后的事)。内政方面,供应补给,使前线无后顾之忧,曹丕还认为「内镇百姓,外供军资」的司马懿有当年刘邦的萧何之风,比较起蜀汉向有粮尽退兵的传统,曹魏军事占尽优势的其中原因之一,后勤保持不断的功劳,首当其冲。上邽、淮北的屯田;天水、京兆、安南的冶铁、灌溉国渠、引水广槽渠,建设晋坡及东南诸坡。结果灌溉良田广达数千顷,国家因此得到充实假意推辞在先,后来却又接受,不会是谦虚。曹操虽三辞丞相,但是后来还是接受成为汉相,但司马懿对丞相、九锡、郡公等,在世时侯,坚辞不受,若有野心的话,早就欣然接受。甚至于还上表呈现惶恐,万一四面八方的人会怎么评价为臣的议论。司马懿没有假辞而不受,放弃高官厚禄,终老一生。曹操虽成功不必在他,但是早把环境布置好,大翦汉室,将机会留给曹丕;而司马懿始终没有对曹家作出设计,魏国后来发生不少叛乱,司马家此刻掌握曹魏之说,尚且言之过早。

如何评价《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懿?

2. 如何评价《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懿?

司马懿在剧中是一个很聪慧的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善于造势。我们常说,“势不可挡”,但这个“势”,并不是随手可得的,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自己造“势”。剧中司马懿就利用曹操喜欢笼络人心的特点,鼓动民意,为曹丕造势,赢取民心,并最终为曹丕赢得世子之位。

2、善于“处下”。老子说过,做人善于处下,把自己放得第一点。就像大海,处于低下的位置,却能容纳百川。司马懿一直很低调,至少装得很卑微,把自己的野心掩盖的很深。对于这点,却逃不过老谋深算的曹操。曹操曾多次说司马懿善藏,并有八次动了杀机。

3、善用“假手于人”。当曹丕强硬要司马懿纳柏灵筠为妾时,其夫人张春华“一哭二闹三上吊”,结果司马懿演了一场大龙凤,让家人和同事自动自觉帮助给解决了。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的,有时候假手于人,反而办得更妥当。

4、善用机遇,建立自己的势力。司马懿利用曹丕不得不进行改革新制度之机,名正言顺的在朝廷中扶植自己的势力。虽然办这事困难重重,甚至差点赔上自己的性命,但高风险,自然有高回报。司马懿这次的行动为自己以及后代的称霸打下了最关键的基础。

3. 如何评价《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懿?

我们就只拿《军师联盟》剧中的司马懿来说,不提历史上的人物。

波叔饰演的司马懿,生逢乱世,三国混战,雄踞一方,各国都在招兵买马,广聚良才。同样是求才若渴,如果是司马懿身在刘备的荆州,也许他会欣然而往,不遗余力辅佐君主。一个是因为他一直仰慕诸葛孔明的才华,已经到了未谋一面单凭想象就要为其画像一副,且几日皆萦绕于心,那种无缘一面的遗憾和向往溢于言表。二是,作为谋士,司马懿非常赞赏刘皇叔三顾茅庐的故事,不计一己荣辱,为天下计,请谋士出山,有平四方的野心,也有仁德治世的胸襟。而这种仁义,就是司马懿一直对想要辅佐的君主品德的要求。但不幸的是,他生在曹操统治的许都。从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开始,这位乱世奸雄都跟自己心中的仁义沾不上边。而且,曹丞相一直评定的人才标准是取“才”贬“德”,这大大违背了司马懿心中“以仁治天下”的君主论,为了自保,也为了一家老小全府上下几十条人命的安危,他比之前更加收声敛气,为了避免出世,他甚至把自己双腿轧断。后来让他最看不上的杨修,飞身直上,成为了丞相府中的幕僚,他对这个用人没有底线的丞相更加排斥,与杨修之流,相提并论,岂不是对自己的侮辱,怎么对得起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可惜,才气大了,就好比怀孕,藏都藏不住。曹丞相几次威逼利诱,更是以自己姓名相逼,他最后只能身不由己,做了丞相府中的马夫,只求须臾间保命立身。司马懿才思敏捷,对于自己的命运,从答应入丞相府那一刻起,就已经改变。自己一身才学,如果淹没于马厩之中,不仅丞相不答应,自己又何尝甘愿?这是司马懿的宿命。作为谋士,辅佐君王安天下,平四方,成为天下霸主,才是他的理想。所以,不是曹丕选择他,而是他选择了曹丕。之前两个哥哥早夭,让曹丕成为曹操的嫡长子,这是一,二是曹丕颇有仁义之心,待下宽和,治军严谨,随丞相攻下城池,随军将士以往一样烧杀抢掠,被前来视察的曹丕呵斥,并且规定,以后都不准再惊扰百姓,否则军法处置。正是这体恤百姓疾苦,以百姓安乐为己任的气度打动了司马懿,如果不是之前对曹丕态度的改观,也不会有之后四两拨千斤助其脱离困局了。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司马懿有大才,却不迂腐,懂得审时度势,慧眼识主;另一方面司马懿从前期的韬光养晦,到后期的全力以赴,都是一片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所致。
综上所述,电视剧目前呈现的司马懿是一个心怀赤诚的仁义之人,他有着文人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底线,同时,他又是一个做事果断不拖泥带水之人,从他心有决断之时凌厉的眼神即可看出一二。

如何评价《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懿?

4. 如何评价《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懿?

在《军事联盟》这部剧中,司马懿智商在线,有谋略却没有远大志向。身逢乱世,生存不易,在那样一种情况之下,有识之士或者有志之士,又或者有野心之人,都会抓紧机会,去拥抱一个主人。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三国鼎立的局势之下,没有人会对这种行为产生质疑。江山尚未稳固,百姓、谋士,拥有相对灵活的自主选择权。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是一种灾难。而对谋臣,特别是有野心的谋士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灾难。前者如杨修,后者则如司马懿。
 
司马懿是一个典型的没有什么事业心的男人,他不愿出任曹操的谋士,为此不惜把双腿压断。在他眼中,成为能够呼风唤雨的谋士,远远及不上守护自己的家来得重要。风雨飘摇的时代中,身为一个有水平、有潜质的准谋士,又不愿踏上谋士的道路,司马懿注定是悲哀的。

 
看看司马家的日常生活,让妻子推着轮椅去湖边散散步,抓个乌龟回来陪自己聊聊天,或者看着孩子们抓阄。妥妥的文人雅士的风气,可以说半点没有谋士们坐而论道的风采。三国时代,谋士的身份是尊贵的,这也是曹操不肯轻易当过司马懿的原因所在。正如同在《琅琊榜》中的梅长苏,正所谓“得江左梅郎者得天下”这样的论调,在《琅琊榜》中还有些夸大成分的话,在《军事联盟》的时代确实妥妥的事实。毕竟前者江山已经稳固,具备争夺能力的其实不外乎是皇帝的孩子,而其他人,在事实上没有多少抢夺机会与实力。
 
如果不是身逢乱世,或者司马懿还是愿意辅佐相对贤明之人。毕竟作为知识分子,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点家国情怀,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但是将生死压在上面的博弈,显然不是司马懿的选择。相对于一朝权倾天下这样的诱惑,司马懿更乐意过的日子是一家平安喜乐。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在权力争夺的战争中寻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不是他所愿意的道路。他只愿意当一个小人物,即使无法在历史上留下足迹。当然,他的谋略,让他注定当不成小人物。

5. 求《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剧情介绍?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剧情介绍:
本剧传奇地展现了司马懿的一生,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后三国英雄时代。年轻的司马懿本是个胆小谨慎的书生,因为有“鹰视狼顾”之相,回头看了曹操一眼,从此和曹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

被曹操强行征辟为官,一脚踏入曹家暗流汹涌的夺嫡之争。他运用谋略帮助曹丕一次次通过曹操的考验,将曹丕送上太子位。他尽心竭力辅佐曹丕成为开国明主,开创新政、扶持士族、抑制宗室,为魏国的稳定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与诸葛亮在六出祁山的较量与博弈中相知相惜,五丈原秋风一曲梁甫吟,他彻底战胜了毕生最为强大的对手,却对着飘渺的棋局失声痛哭。

在他的垂暮之年,魏国主幼臣庸,他又默默积蓄力量,忍辱负重,最终一击成功,平定了魏国的内乱。他的一生有保国安民的丰功伟绩,也有残酷卓绝的明争暗算,他功过两奇伟,智谋冠天下,奠定了结束乱世的基础。

求《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剧情介绍?

6. 《军师联盟》是对司马懿的洗白吗

我认为不是。
说起谋士,我们内心能想起来的词都是“腹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狡诈”这些,这些人在我们心里无非都是一个形象。其实《琅琊榜》中胡歌的林殊也是谋士。
所谓谋士,食俸禄,理应尽心辅佐,遇山开路,遇水搭桥,这不就是一个谋士的职责吗?只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其中的过程有太多的机关算尽,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实在是不能为外人道。
谋士,各为其主,也是身不由己,职责所在而已。就好比司马懿 和杨修,他俩之间的较量不就是此消彼长的吗?
《军师联盟》中为了保子桓上位,荀令公和崔琰更是以性命做饵,在这个计中计里,使用诬陷子建陷害子桓的方式,一举剥去了子建竞争世子的前程,连累的还有其背后以杨修为首的众多谋士的前程。在此计中搭上的是荀令君和崔琰两大重臣的性命,这样的较量,在波云诡谲的三国时期,可谓是家常便饭,不胜枚举。作为执棋者司马懿是腹黑,是算计,是为了达到保子桓上位这个目的不择手段,只是这段故事,恐怕在史实记载中会以褒奖为其加冕吧?青史留名,载入史册的是司马懿,而崔琰,史官又会如何评判?

所谓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赢者书写的。那么历史上的司马懿给世人留下的奸诈形象,又是何人执笔?以何种目的书写?他掌握的史实是否全面,是否以偏概全,是否一叶障目,是否只是一家之言?
毕竟当时收集信息并未像今日这般全面,就像《军师联盟》中司马懿对钟繇说的:谁是忠,谁是奸,后人又怎么能知道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同理,多年之后的史官,又拿什么为依据来书写司马懿?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计较什么洗白,抹黑。历史上司马懿的形象是奸诈的小人,《军师联盟》中司马懿的形象是忠心护主的,我们就说这部剧为司马懿洗白了,如果日后又看到有史书记载,司马懿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在以后的剧集中司马懿又变成了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那么是不是我们又得说导演故意黑司马懿?
正所谓,相同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司马懿到底为人如何,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只是观点不同而已,无所谓洗白,抹黑。唯一能说明的只不过是《军师联盟》这部剧太火了,就连历史上鲜有记载的司马懿都要拉出来论个长短,辨个忠奸。

7. 《军师联盟》是对司马懿的洗白吗?

近期《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正在热播,剧中给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司马懿。在过去我们的印象中的司马懿可以说是老谋深算,阴险毒辣,可是在这部电视剧中的司马懿更多的却是一个明哲保身而不得的青年。

在过去的影视剧中,司马懿一出场就是一个沉着稳重的中年人形象,心思缜密滴水不漏,一步步的走上权臣之路,更是为司马代曹奠定了基础。只不过司马懿在生前一直都是魏臣,事实上出去《三国演义》里的小说家言,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到底有没有篡位之心还很难说。

谋朝篡位这件事在三国时期已经有一整套系统化的流程,从王莽篡汉,曹丕代汉都是一样。以曹操曹丕父子为例,曹操先封魏公,加九锡,建国定都。后又封魏王,用天子车马仪仗,冕十二旒。可以说在当时曹操已经和天子没有什么两样,根本算不得汉臣,谋朝篡位之差最后临门一脚。而曹操过世当年,曹丕就行了篡汉之事,建立曹魏王朝。

可是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却非如此。司马懿虽为权臣,但是至死也没有封公封王,也没有加九锡,更没有行废立之事。在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废魏帝曹芳,司马昭弑杀魏帝曹髦封晋王,到司马炎代汉建立晋朝,这距离司马懿过世又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四年。若要将子孙篡位的罪名加到司马懿的头上本就值得商榷。

目前电视剧只播出了十几集,还仅仅是讲到曹丕曹植立储之争,在后面的剧情中司马懿会被描写成什么样还未可知。但是至少在这个阶段,年轻的司马懿还仅仅是曹丕府上的一个小小的文学掾,曹丕背后的谋士军师。此时的司马懿自己都可以说是身不由己,时时刻刻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篡位的野心。倒也算不得是洗白司马懿。

《军师联盟》是对司马懿的洗白吗?

8. 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司马懿有哪些表现,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

首先,在剧中曹操要征辟司马懿为官时,司马懿为了避免沦为政治博弈的棋子而故意用马车碾伤自己的腿来以此辞官。杨修对司马懿多方戏谑并要亲自检验他的腿是否真的废了。在剧情推动和人物塑造上自毁双腿的情节确实很精彩,充分刻画出司马懿的多虑善谋、阴险狡狯。但历史上的司马懿从来没有因马车碾压双腿导致下肢瘫痪走不成路。
根据《晋书》的记载“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可见司马懿的确以患病作为借口推辞曹氏征辟,但理由是他得了风痹症。什么是风痹症呢?简单说来就是肢体酸痛,在《灵枢·周痹论》中说,“风寒湿叁气,侵犯于分肉之间,引起众痹”。
具体临床表现主要是关节疼痛、口渴难耐、发热盗汗。风痹症的影响很类似于老年人的膝关节炎,最大的特点是走路疼痛与关节磨损。而在电视剧中医官用针砭的方法去刺司马懿的腿肚他都毫无痛楚,可见当时司马懿的腿部神经大半坏死损伤,这与风痹的发病机制完全不同。
不过司马懿的表现都是以重病需要长期卧床静养为借口,而曹操也的确命令严加察看,一旦是伪装便收拿下狱。至于《晋书》里说司马懿是为了汉室、不愿屈节云云则更多是后世史官的溢美之词,不足为信。



郭嘉死前念叨着杀司马懿
还有一处经典的煽情戏是郭嘉临死前紧握曹操的手,告诉他“司马懿此人能用则用之,不能用则杀之”。此话出自郭嘉之口,从侧面衬托了司马懿开挂般的能力水平。但历史上的郭嘉的临终遗言真的涉及司马懿的事了吗?